首页>研究洞察>《融合与传播》
短视频时代主流媒体的新闻生产变革与视听形态特征——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央视新闻”快手短视频为例
时间:2020-11-30分享到:

文/当代传播杂志  武楠 梁君健

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平台之间的融合是全球新闻业的重要发展趋势,这一过程引发的新闻叙述形态的新变化及其社会文化影响广受学者关注。在积极寻求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入驻“快手”“抖音”等商业社交新媒体平台成为我国主流电视媒体“移动先行”的具体策略。在这些平台上,主流电视媒体对新闻的视听形态和叙事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变革,主动适应社交媒体平台的媒介属性和受众接受习惯。本文旨在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设的“央视新闻”快手号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产制的短视频展开视听分析,深入探讨主流电视媒体在移动传播过程中所采用的新闻生产方式和新闻视听形态新特征,分析新闻报道实践中所体现出的传统媒体与社交平台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方式。

 

一、短视频应用与主流电视媒体的移动报道

 

随着技术的发展,短视频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传播形式。当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以视频为主的广义图像状态”,“图像不仅是当代叙事的主因,左右着当代社会叙事格局,而且预示着传播科技对人类日常生活、感知方式、知识传播与叙事表达等方面影响的未来结局。”相比于电视节目和网络长视频,大多数用户主要在移动场景下通过小屏幕和社交网络观看视频。大数据分析、个性化推送、滑动切换、无菜单目录等多重设计也让短视频消费变得无比轻松容易,拥有很高的用户黏度。因而,短视频成为了一种被广泛选择的传播手段,对于主流电视媒体来说成为移动新闻报道的新选项。

 

伴随着在传播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短视频对于新闻实践的影响引发了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类话题。首先,在公民新闻的框架下针对普通用户和产消者展开研究,肯定了公民新闻的证据功能及其对传统报道的补充和革新,“业余的专业化”是未来互联网内容发展的新趋势;其次,另外一些研究从社会文化影响的角度关注短视频传播内容的主观化、感性化和私人化的趋势与特质,及其带来的新闻传播过程中意义表达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总体来说,学者们普遍认为这种大规模的“公民目击”借助社交网络,形成独立于传统机构媒体之外的信息传播与诠释,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作为“阐释社群”的专业新闻生产者对真相的垄断和权威。但同时,个体用户的新闻生产依然受制于媒介资本所编织的巨大网络和各种审查之中,个人与媒介的关系看似自由,可实际上是控制的加剧。

 

然而,要理解社交媒体这种新的新闻传播平台,不仅要关注普通的消费者和业余创作者的文化实践,而且还应当关注更加多元的生产与传播主体,如明星网红和机构生产者等。不少研究发现,在看似众声喧嚣的背后,机构创作者的视听生产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仍然发挥着重要甚至是主导性的作用。在2009年出版的一项研究发现,YouTube 上最为流行的视频中有42%来自于传统制作机构,这些视频更受用户的关注和喜爱,相比于个体制作者来说得到更多的反馈和评论。在中国,主流电视媒体在新闻生产和传播方面如何应对移动传播新挑战也得到较多探讨。移动传播平台为主流电视媒体的既有内容提供了新的播出界面和宣发渠道,主流电视媒体机构也纷纷推出适应移动传播和“Z世代”特征的新内容产品。有学者甚至发现了主流媒体对于市场化社交平台的“反向融合”的现象, 后者主动服务和适应前者,利用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资源、合作路径、社会网络等增强自身的系统安全性以及确保政策合规性。短视频时代主流电视媒体积极开展移动转型的语境下,重大新闻的媒介呈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这些变化不仅代表了新闻生产实践的新趋势,而且也展示出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介平台之间相互影响的具体方式与结果。本文对重大疫情下 “央视新闻”快手号短视频新闻产制展开研究,探讨社交媒体平台和主流电视媒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方式。这一案例展示出,主流电视媒体并非是简单地适应和倒向移动互联网,而是不断地发掘和形塑自己在移动传播时代相较于普通内容生产者和商业机构的特殊优势,从而在新的传播场域中发展出一套新的新闻报道方式。

 

二、疫情初期央视新闻移动报道的形态特征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央视新闻”快手号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最初一个月的时间段内发布的短视频为案例。作为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截至2020年初,快手日活跃用户已超过3亿,成为全民记录、分享生活以及获取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入驻快手等商业社交媒体平台不仅成为了主流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具体方式,同时也是社交媒体平台提升内容品质、吸引多元用户的有效策略。2019 年是媒体机构借助快手平台加快融合发展的重要年份,中央与地方的各级媒体纷纷入驻快手,各类媒体机构和个人在快手平台累计开设账号超过3000 个。在《CTR-快手媒体号2019年度榜单》综合榜中,央媒包揽了榜单前5位,“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闻联播”分列前三。“央视新闻”的累计粉丝数、完播率、累计直播时长、累计直播观看人次等均排名第一。因此,“央视新闻”为传统电视媒体的移动报道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揭示当下传统电视新闻机构在社交平台上的新闻形态与特征。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带来了严峻挑战。2020年1月20日晚,钟南山院士接受央视采访,肯定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后,这一疫情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和持续性新闻报道热点。“央视新闻”也是自1月20日开始在快手号上持续发布短视频对疫情情况展开新闻报道,并且每日在快手上进行16小时的《共同战“疫”》直播。本文主要以1月20日至2月20日这段防疫疫情最关键和最紧张的时期作为样本获取的时间段,对“央视新闻”快手号在此期间产制和发布的短视频新闻报道展开量化统计和视听分析。

 

(二)短视频报道的基本情况

 

统计发现,“央视新闻”1月20日至2月20日期间累计发布短视频296条,除了20条内容与疫情无关外,其他276条短视频内容均与国内外疫情报道密切相关,平均每日发布疫情相关短视频近9条。其中,单日最高发布条数出现于1月27日,共发布12条短视频。从传播效果来看,“央视新闻”疫情报道短视频的累计观看次数近36.1亿次,日均观看次数近1.1亿次。其中,1月20日首次发布的第一条疫情情况通报视频,累计观看次数达1551.6万;2月3日发布的疫情情况通报视频,累计观看次数最高,达5766万次。

 

受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的技术特点和用户媒介信息需求及阅读习惯的影响,“央视新闻”快手号发布的短视频在新闻形态上呈现出与电视频道迥异的特征。总体来看,“央视新闻”短视频主动适应社交媒体平台属性,对新闻形态和话语进行了创新性改造。针对热点议题和事件,短视频广泛采用了大标题字幕、具有感染力的背景音乐、以及流行表情包和重要镜头片段的重复播放等最直接、快速和易读的呈现方式,在标题和字幕的制作上也普遍采用网络化的语言,同时,还设置了一系列话题,增加互动性与关注度。

 

(三)主流电视媒体移动传播短视频形态分布

 

为了对上述视听文本展开进一步分析,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视听语言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央视新闻”快手号1月20日至2月20日发布的276条短视频内容进行类目设置和分类统计,依据视听语言特征确定该段时间内“央视新闻”所发布的短视频的主要报道形态。从现有文献来看,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对于互联网短视频的类目设置各不相同。例如,Burgess和Green为YouTube视频设立的类目就包括了音乐视频、直播片段、信息、表演和Vlog等,大致依据的是互联网短视频的自身内容逻辑;有学者在研究三农短视频时将其分为乡村原生态、改装与创漩类、产业引导类和电商引流类四个主题形态,主要依据的是主题与形态的综合特征。

 

在参照既有文献类目设立的基础上,主要根据视听特征对276条视频进行了类别设置,以满足本文形态分析的研究目标。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主要参照扎根理论的方式,对短视频的视听特征进行归纳,进而完成类目设置和统计。以1月22日为例,“央视新闻”共发布5条短视频。其中,《记者探访武汉隔离病房》时长61秒,主要使用具有纪实感的镜头记录了记者跟随护士进入隔离病房的过程,以及通过医护人员的现场采访说明防护的注意事项,是一种典型的“新闻-纪实”形态;《新冠病毒肺炎情况通报》《专家认为疫情存在进一步扩散风险》《专家谈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在不断加深》三条短视频长度均在25秒左右,采用契合移动传播应用场景的竖屏显示,截取的是新闻发布会上的权威发言和重点信息;《医护人员奔赴前线抗疫》时长最长,达129秒,是一组以社交媒体图文为主要素材、配以说明性字幕和节奏紧张的背景音乐的新闻综述,在短时间内传递出较大信息量,从形态上看可以称其为“图文-集锦”的形态。

 

接下来,研究人员分别按照上述视听语言分析及统计过程对276条视频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的类别设置和归类展开讨论和调整。结果显示,“央视新闻”快手号关于疫情报道的短视频可以划分为如下八个形态类别,根据所占比例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图文信息类(21%)、采访类(20%)、新闻-纪实类(14%)、发布会类(12%)、集锦-纪实类(11%)、电视节目片段(8%)、Vlog+新闻类(7%)、采访-纪实类(7%)等。这八类形态的短视频在新闻报道的内容制作、视听特征及呈现效果方面具有如下区分。

 

1、图文信息类。图文信息类短视频主要是指以静态图片与文字组合的形式,有效、快捷、醒目地传递最重要信息的视频简讯,图文资料通过剪辑转化为短视频,在视觉上由静态变为动态。该类短视频多数承担权威信息发布的功能,在视频呈现上通常以“央视新闻”特有的蓝底背景为衬托,辅以50字左右的白-黄色文字的醒目字幕,时常采用字幕逐渐放大的动态特效和极具震撼效果的背景音乐,时长大致为8-12秒。“央视新闻”快手号发布的此类短视频数量最多,累计观看量也最多。

 

2、采访类。采访类短视频是疫情期间“央视新闻”快手号发布量排第二的短视频新闻形态,它主要在视频中直接呈现被采访者接受采访时的画面和声音,保留了传统电视新闻的视听惯例。这一类短视频新闻形态主要是用于传递官方权威人士、一线抗疫人员、志愿者以及患者的声音,使受众获得一手信息,产生真切共鸣。

 

3、新闻-纪实类。新闻-纪实类短视频主要指按照常规电视新闻手法拍摄剪辑的纪实类视频,与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报道共享了大多数视听规则,因此也较多地采用横屏的播出形态。例如,1月30日发布的短视频《中央督察组赴黄冈督查,当地卫健委主任和疾控中心负责人一问三不知,还理直气壮》,采取了电视新闻纪实的拍摄手法,使用了传统电视新闻的多种元素,既有采访又有现场纪实等报道手段,共同服务于报道内容。

 

4、发布会类。发布会类短视频主要是对发布会现场拍摄的素材重新剪辑加工而成,直接展示发布人员的重要讲话片段。大多数时候,同一场发布会上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会根据不同话题被切分为若干条短视频在同一天连续发出。例如,2月20日“央视新闻”快手号连续发布三条来自同一场发布会的短视频,内容分别是《中央指导组:大家发现的问题孙春兰副总理都看过,要求迅速整改》《中央指导组约谈武汉有关负责人:失职失责,必须追究》《中央指导组为英勇牺牲的医务人员和不幸去世的患者表示哀悼》。这三条短视频新闻均是中央指导组、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围绕特定问题进行解答的核心片段。

 

5、集锦-纪实类。集锦-纪实类短视频与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的形态迥异,更接近普通用户制作上传的视频形态。这类视频的素材来源多样,不仅有大量普通用户的日常拍摄,甚至还有行车记录仪、监控录像的素材。在视频制作加工上通常配以能够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背景音乐和醒目字幕。例如,2月13日发布的短视频《病房里,中医手把手教患者八段锦》则配上了古风类流行音乐和字幕,为普通的素材增加了诙谐幽默的视听风格。

 

6、电视节目片段类。电视节目片段主要是指直接将电视频道播出过的节目内容保留台标/栏目标截选播出,如《新闻联播》片段、各类晚会节目节选、演播室主持人评论片段等,完全保留了电视频道的最初形态。例如,1月31日发布的短视频《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湖北省将春节假期适当延长》,即节选自央视新闻主播海霞所播报的《新闻联播》的内容。7、Vlog+新闻类。此次疫情中发布了多条“Vlog+新闻”形态的短视频,通常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综合使用了自拍、主观视角、采访、纪实等视听要素。这类视频时长有时较长,最长可达5分钟以上。1月26日总台记者张鹏军戴着护目镜和口罩对镜头陈述自己瞒着家人来到武汉,拍摄的一条完整的20秒镜头,可被视为 “央视新闻”在此期间发布的最早的Vlog,具有现场纪实感,同时展现了新闻专业报道的后台情况,保留了基于个体的叙述形态。

 

8、采访-纪实类。相对于采访类短视频,采访-纪实类短视频不仅呈现采访对象陈述的画面,而且将现场纪实和采访场景有机结合。这类视频较多采用工作纪实的画面配合伴随式采访的手段,除了包括采访对象陈述内容外,更加强调采访对象在接受采访时所展现出的状态、行动以及采访背景、现场氛围和周围环境等纪实信息。例如,1月23日发布的短视频《采访一线医护人员》时长仅38秒,镜头始终对准三位正在洗脸的不具名的女医护人员,保留了丰富生动的一线抗疫人员的真实生活状态,展示了长期佩戴口罩给他们面部带来的压痕,极具现场感和纪实性。

 

三、主流媒体移动新闻生产的视听策略与话语建构

 

在类别统计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进一步的视听形态的分析发现,上述八个类别不同程度地使用了相似的视听策略,共同完成了社交短视频平台上对于国家重大新闻的视听建构。这主要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强调在场感与个体化的叙述视角,综合运用UGC+PGC的新闻生产方式,以及呈现碎片化、即时性、震撼的视频形态特征。

 

(一)在场感与个体化叙述视角

 

这一视听策略最集中地表现在“央视新闻”快手号在疫情期间发布的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Vlog+新闻”类短视频中。Vlog 即视频博客,指以个人为呈现主体,以其生活里的一段时间或某个事件为拍摄单位的一种短视频形式。与一般网络视频不同,它强调人格化,透过拍摄者的镜头与观看者的移动屏幕,二者在共建的社交空间里实现一种虚拟的“面对面沟通”。

 

作为传统主流电视媒体,央视新闻在短视频平台上对Vlog的主动使用体现了传统新闻机构对社交媒体平台受众的文化习惯和接收喜好的尊重和迎合。此外,疫情期间央视新闻制作发布的Vlog还传播了具有深度的新闻信息,增强了作为媒体机构代言人的记者现场拍摄行动的代入感和互动性,相较于其他新闻内容形态具有更强的视觉说服力。实际上,这种主观叙述的视听语态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望长城》等电视纪实类作品中就已经出现,我们可以将“央视新闻”这种记者Vlog视作对此类手法的再次启用。这种形态也影响到其他类别的短视频,体现了个体化和在场感的特征。

 

从视听建构的特征和效果来看,诸多研究已经发现,Vlog形态的视听语言在当代社会语境中已经被赋予了先验的真实感,是对于在场目击的“第一人称”的视觉记录。而当新闻机构将其用于日常报道时, “Vlog+新闻”则承担了类似于以往记者调查式采访的任务,只是在语态上更加轻松和个体化,有助于在疫情期间及时、快速、直接地回应重大问题。

 

总体上看,以“Vlog+新闻”为代表的短视频集中体现了疫情期间央视新闻主动采取的短视频报道策略,即采用“在场感”与“个体化”的叙事视角,这是传统电视新闻记者针对社交媒体平台特性对“走访调查式”报道的形式革新。在重大疫情报道中,主流电视媒体移动传播平台积极采用这套与传统电视新闻差异较大的视听方式,用以强调时效性和个体化的表达,以拓宽新闻报道的传播途径。

 

(二)UGC+PGC 新闻生产方式的综合运用

 

与以Vlog 为代表的短视频“个体化”视听特征不同,以“集锦-纪实类”为代表的短视频所使用的很多素材和采取的叙述语态并非来自专业机构的新闻记者生产(PGC),而是主动借鉴了公民新闻或者业余视频产制(UGC)的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普通用户上传的各种视频素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和拼贴,并且时常配以“带感”的音乐背景,迎合当下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的整体视听风格。在UGC理念的激励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以“个人”为基本单位的传播能量被极大激活,“央视新闻”快手号在疫情期间也积极利用用户制作的素材,形成了移动报道的活跃力量。

 

以UGC为素材、PGC为主导的短视频一方面丰富了短视频新闻形态,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受众对于“别样”抗疫状态的需求和表达。“央视新闻”快手号剪辑发布的这些用户产制的视频素材一部分是来自于手机拍摄,另一部分则来自于手机截屏录屏、监控录像、执法记录仪等,这些都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影像池与数据库。当下我们对于世界的视觉认知,相当程度上来自于对这一视觉数据库的选择、编辑与呈现。这些视频形态不论是否与传统视听文本相似,由于社交短视频应用的出现和普及,它们都获得了成为信息传播媒介的合法地位。例如,“央视新闻”2月6日发布的一条23秒的短视频“医生夫妻隔离病房前偶遇,一开始没认出对方”全程没有同期声,只配有一句话字幕“请问,是你吗?”,让这对医生夫妻的温暖相遇更加催人泪下。虽然从画面视角和像素质量来看,更像是监控录像拍摄下来的素材经后期简单剪辑加工而成,但是独特的内容让这条短视频的累计收看量近800万次,点赞量近110万次。再如,2月14日发布的30秒短视频“医院里跳广场舞”,正如它的片头字幕所示,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示了方舱医院广场舞的进化史。这条视频呈现了与快手用户经常上传的视频相类似的视听形态,核心特征是使用字幕、背景音乐等其他要素对素材影像的创造性加工。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以“集锦-纪实”类为代表的短视频新闻形态综合运用了UGC+PGC的新闻生产方式,其核心特征是对普通用户的“业余”视频素材展开加工和利用。这类视频在形态上更接近于大多数UGC的视频,富有即时拼贴和网络迷因的文化气质。虽然具有纪实性的内容,但是与传统的现实主义风格、真实电影、直接电影等已经不属于同一个视听传统,而是来自于当下数字拍摄技术和社交媒体传播语境中的一种新的真实影像形态。所不同的是,以“央视新闻”为代表的主流电视媒体在对重大事件展开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也主动运用了UGC的素材和风格,这不仅是对传统电视语言和视听方式的补充与拓展,展示了草根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也体现了新媒体对主流电视新闻机构的专业身份和报道规则的冲击和改变。

 

(三)碎片化、即时性、震撼力的视听呈现

 

相比于Vlog等视频类型,虽然图文信息类、采访类和发布会类的短视频在形态上比较单一,但均是“央视新闻”快手号在疫情期间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手段。与传统电视媒体相较而言,这些时长普遍在几秒到十几秒之间的短视频呈现出更加碎片化、即时性和震撼力的影像视听效果。例如“央视新闻”快手号1月21日发布的11秒短视频《84岁钟南山再战防疫最前线!致敬!》由两张图片编辑而成:前一张照片是钟南山和同事们的工作照,后一张是引发广泛影响的钟南山院士在高铁上睡着的近景,均配有字幕,采用横向或纵向移动的动态视效处理手段。该短视频累积收看量超过1321万次,点赞量129万次。

 

发布会类短视频在疫情期间发布量占比较大,这是由重大疫情事件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受众希望能够通过新闻发布会及时了解国家的最新决策部署。这些视频素材虽然在电视新闻中也经常出现,但是这类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的时长更短,形式要素也更加单一。发布会类短视频的最短时长只有13秒,最长也不超过48秒,平均时长约24.7秒,一般只保留了最为核心的两三句话,形态上也是“一镜到底”,基本上不做景别切换或是同景别的跳切。从传播效果来看,由于整体媒介语境已经传递了丰富的信息,即使短视频是碎片化的,也不会影响受众对于整个问题的理解和认知,反而能够达到即时性和震撼力的效果。

 

由此可见,主流电视媒体在疫情期间利用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闻素材进行剪辑加工和再次传播,既能够增强这些内容的传播效率,而且这些内容也构成了传统电视媒体社交短视频的重要素材来源之一。这种基于既有资料的再加工和再创作也是互联网视觉文化中常见的实践方式。一方面,它让实体内容不断被稀释,降低了原创内容的比例,并非高质量的内容形态;另一方面,它又是重要的实践和文化方式,对既有素材的创编体现了个体的观点和群体的共鸣。即使是新闻播报类和访谈类的短视频形态,也可以被视为对已有的电视新闻的二次创编和使用。

 

四、结论

 

为了更好地观察短视频和社交媒体语境下传统主流电视媒体在新闻形态上的变革,研究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具体体现,本文以疫情发生后第一个月内“央视新闻”快手号所发布的短视频为研究对象展开视听形态及其新闻叙述方式的分析。研究发现,主流电视媒体制作发布的短视频从形态上可以分为八个不同类别;除了“电视节目片段”是直接将电视频道播出的内容挪用到网络平台之外,其他七个类别都不同程度地对既有的电视新闻的视听规则展开了改造,开创了新的视听报道形态。这些类别中体现了三个比较集中的视听趋势。

 

上述的研究结论,既体现了目前新媒体与新闻业的若干共同的趋势,也展示出我国主流电视媒体的独特实践方式。央视新闻在疫情报道期间的大多数的短视频并非是电视频道播出内容的简单剪裁挪用,而是专门针对社交媒体平台属性进行拍摄或制作的。这些短视频体现出了以总台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移动传播过程中新闻生产方式的若干变化。Vlog 等的边拍边解说的形态模糊了戈夫曼所提出的“前台”与 “后台”的界限,将新闻记者的报道和拍摄行动纳入到新闻呈现中。在素材和形态使用上,短视频平台赋予了主流电视媒体更多的灵活性,即可以采取和广大用户同样的视听形态和话语方式在同样的界面上进行沟通、对话与交流。而短视频中碎片信息代替完整叙事的方式,意味着属性议程设置代替了整体议程设置,造成了媒体和受众关心对象热度的两极分化,也激励了一定时间段内类似主题的信息不断自我复制和再生产。

 

在新闻业快速变迁过程中,思考和重新设计媒体自身以及公民目击者的定位,重构社交媒体时代新闻业的边界,以一种合作的思维,将目击者内容纳入参与式新闻生产逻辑,是近年来全球新闻业面临的一大课题。在这次疫情报道中,“央视新闻”在传统新闻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整合了记者目击和用户目击,所采取的适用于社交媒体的新的视听形态打破了传统电视媒体的新闻生产惯例,这既预示着未来新闻传播实践的新的发展方向,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传统媒体和新型平台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式和结果。“央视新闻”的短视频报道展示出,主流电视媒体在形态上积极地适应和征用新媒体和新平台的形式与语态,但在内容上则不断地发掘和形塑自身在移动传播时代相较于普通内容生产用户和商业机构的特殊优势。正是在上述的互动逻辑下,传统主流电视媒体得以发展出一套既不同于传统电视播出也不同于UGC视频的新闻报道方式。

 

参考文献:

①于德山:《新型图像技术演化与当代视觉文化传播》,《现代传播》2018年第4期。

②彭兰:《智能时代的新内容革命》,《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6期。

③沈明辉、孙婉莹:《2018中国短视频行业白皮书》,http://www. ad-cn.net/read/9210.html。

④胡泳、张月朦:《互联网内容走向何方?——从UGC、PGC到业余的专业化》,《新闻记者》2016年第8期。

⑤王敏:《移动的边界:新闻生产中的“目击”及其变迁——一项新闻社会史考察》,《新闻界》2019年第11期。

⑥吕鹏:《作为假象的自由:用户生成内容时代的个人与媒介》,《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11期。

⑦喻国明、曲慧:《边界、要素与结构:论5G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的系统重构》,《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年第8期。

⑧⑩Jean Burgess, Joshua Green. (2009). YouTube: OnlineVideo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 Publisher: Polity, 43-44.

⑨周逵:《反向融合:中国大陆媒体融合逻辑的另一种诠释》,《新闻记者》2019年第3期。

栾轶玫、苏悦:《“热呈现”与“冷遮蔽”——短视频中的中国新时代三农形象》,《编辑之友》2019年第10期。

隋岩、刘梦琪:《视频博客(Vlog)的内容特点及其治理》,《学习与实践》2018年第11期。

喻国明、张超、李珊等:《“个人被激活”的时代: 互联网逻辑下传播生态的重构——关于“互联网是一种高维媒介观点”的延伸探讨》,《现代传播》2015年第5期。

卓娜:《Vlog视域下受众的自我呈现与他者认同》,《传媒》2019年第13期。

王敏:《移动的边界:新闻生产中的“目击”及其变迁——一项新闻社会史考察》,《新闻界》201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