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究洞察>《融合与传播》
历史人文纪录片的叙事创新与意蕴营构—以《书简阅中国》为例
时间:2021-10-29分享到:

文/中国电视杂志 王璐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深厚文化积淀,为历史人文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天然的沃土。早在1980年,我国第一部大型系列纪录片《丝绸之路》便切准了历史人文题材,而后《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唐蕃古道》等早期作品凭借其全景视野和文学性极强的解说词,奠定了我国历史人文纪录片知识性与艺术性并重的传统。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望长城》横空出世。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纪录片,秉承“声画合一”的理念,通过长镜头、同期声和大量实景拍摄,将纪录片的诗性语言与人文情怀推向了极致。近年来同类题材的优秀作 品,如《本草中华》系列、《故宫100》《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此画怎讲》等,在选材上日趋精细化,总体量和单集片长呈现出浓缩趋势,主题从有形的历史遗迹向文化技艺本身转移;在叙事模式上,平凡人物被纳入叙事对象,情景再现和故事化叙事手法成为主流,常以CG动画、AI特效技术作为辅助。《书简阅中国》便是这样一部兼具纪实理念与艺术情怀,赓续传统与进取创新并重的人文历史纪录片。

 

 

        一、厚重与飘逸:史实基础上的艺术真实建构

          《书简阅中国》并非传统书信文化在电视荧屏上的首次显影。文化类综艺《见字如面》《信·中国》《朗读者》皆注重对书信文本内容的阐释,以嘉宾朗读与交流的极简模式,还原了书信载体纸短情长的人文魅力。《典籍里的中国》也涉及书简、书信元素,但更加偏重于电视声光画面的氛围营造,以“演绎”“再现”的形式,让岁月尘封的历史文献鲜活起来。而《书简阅中国》兼取二者之长,精选30封承载着人文情怀的古人书信,通过文字符号与影像画面的相辅相成,构建起纪录片的艺术真实,让观众在轻松明快的节奏中感悟书信文化的多重价值。

        艺术真实涵盖了事真、情真和理真三个层级:事真是艺术真实来源于客观现实,但具有更加鲜明的典型特征;情真是艺术作品凝结着创作者的真实情感;理真则是所体现的道理真实可信,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显示出生活的本质,艺术形象与社会生活的内在逻辑相吻合。

        《书简阅中国》的“事真”主要体现在叙事对象的精心遴选上,30封揭开尘封历史的书信,在文本体裁、创作年代、作者身份、内容口吻上各不相同,涵盖了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等不同阶层,历史罅隙中看似少有关联的个体,却共同使用书信这种方式定格了自己鲜活的生命瞬间。纪录片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选材思路,以人为本,重建真实可信的“人”的历史。此外,《书简阅中国》还注重实物史料与历史文献的对照,将考古发现和传世文物中与书信有关的素材进行筛选利用。黑夫与惊、粟特女子米薇等段落都是以相关文物为蓝本进行再创作,实物资料为纪录片还原小人物的历史篇章提供了客观参照。

        纪录片“情真”则体现在整体叙事框架上,除第一集拆解书信与历史的关联外,其余五集都落笔于一个“情”字上。爱情之信、友谊之信、勇者之信、家风训导之信、报国之信,涵盖了中国人从古至今方方面面的情感、情怀、情操。片中既有征夫游子漂泊在外的乡愁 牵挂,有情人友人彼此思念的愁肠百结,还有老者尊者对后人耕读传家的谆谆教诲,更有华夏儿女血荐轩辕的气魄。书信在片中是中国人传情达意的载体,也是五千年沧桑华夏悠久的历史符号,其情之真切、深挚, 皆从深厚的民族历史积淀中来。

        《书简阅中国》的“理真”在于古与今的互补叙事。纪录片在叙述历史、表现书信文化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忽视当下视角,注重今人的审美心理与精神趋向,在卷帙浩繁的史料中找寻到了许多认识超前、具有哲思的内容。《孤独的路,勇敢的心》一集中,李贽的信中主张男女平等,反对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与压迫;袁枚信中明确了教育之本,将“不求立志成才、只求取得功名”的行为批为舍本逐末;范蠡信中道尽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世间悲凉,却又不失以退为进的智者远见;郑板桥信中流露出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以及对贪官污吏的鄙夷,对农民、农事发自内心的尊重。这些曾经超迈时代的观点已被而今的社会所广泛接纳,体现了历史洪流向前发展的客观趋势。

        “事真”“情真”“理真”的三重追求,让作为本片叙事主题的书信文化,能够承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之重,却又不失文字飘逸纵横之轻,实现了纪录片艺术真实的审美表达。

 

 

        二、主观与客观:叙事视角转换下的人文情怀显现

        近年来,我国历史人文纪录片大多受新历史主义的影响。“新历史主义视逸闻为真实生活遗留下来的‘踪迹’,并用它来表达其对真实的追求。”《书简阅中国》将宏观的“大历史”化整为零,拆分成无数侧重点各异的“小历史”,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资料中,筛选具有时代价值的趣闻轶事,以此实现民族历史的多样化表达。为了更好地切入重点,让观众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汲取有分量、有温度、有情怀的历史知识,本片采用了情景再现的叙事手法,以讲故事的口吻将书信背后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

        情景再现是历史人文纪录片中常用的一种手法,该片导演此前的许多作品,如《玄奘之路》《大明宫》,都大量使用了情景再现的创作手法,从专业演员对历史人物的演绎中,提炼出一份厚重深沉的历史感性。“历史感性表现在根据各种未加工的毫无意义的 ‘事实’编造看似真实的故事的能力。”《书简阅中国》在历史感性和场景氛围的营造上,可谓与导演的前作一脉相承,片中的角色服装发式、道具布景极为考究,展现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图景。人与景的气度和鸣,更展现出纪录片创作者深厚的传统 文化积累。范蠡告别朝堂时眼前的山高水长,勾勒出一幅“五湖烟雨独忘机”的隐逸之感;嵇康与山涛相会相谈时,背景中常有青山绿竹相伴,一片“绿竹猗猗”的灵秀青绿,恰好映衬出嵇康“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形貌品性,寄寓了二人君子之交的淡泊致远。

        人文历史纪录片常用模拟人物的主观视野的方式完成情景再现。《书简阅中国》增设了“信上人”的概念,在情境还原过程中演员全程无台词,无现场声,而是由音乐和配音演员站在历史人物的第一视角传达其心境。声音“对于激发人们的内心情感有着独特的魅力,它既可以被耳朵听到,也可以被心灵听到”。在写信人的自述中,既有人物内心情感的自我倾诉,又有对事件经过和收信人关系的交代,讲述者通过揣度语气、语势、音色,用充满流动性的声音将信件上古老的文字变得富有生趣。二娘子嬉笑怒骂、泼辣风趣,文天祥心如磐石、沉稳坚毅,粟特姑娘的异域风情,刘邦的豪放激昂……《书简阅中国》还原的不止是人物外貌与历史画面,更用有生命的文字与声音,激发了观众对真实历史的无限想象。

        除第一人称的限知视角外,纪录片中还穿插着少量的全知视角,将寄信人与写信人置于同一画面中,或是利用蒙太奇手法,制造出时空穿梭、重叠的梦幻之感,以此来暗喻人生的聚散离分、漂泊不定。李商隐写《夜雨寄北》时周遭万籁俱寂,唯有雨声淅沥、灯火昏黄,加以人物愁眉不展、深陷思绪中的神态,观众从旁观察,仿佛如临其境般走入了写信者愁肠百结的内心世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交替,从不同视角点明了书信在古人生命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在“与作家书意万重”“家书抵万金”的过往岁月,书信真切地融进了古人的情感与人生经历中。因此,经由纪录片的情景再现和声画演绎,书信背后的故事能够激荡出如此震撼人心的人文情怀,在微观个体与整个时代的巨幅画卷间形成巧妙的共振,让千年后的观众产生一种奇妙和真切的在场感。

 

        三、博大与精微:大众意识主导下的叙事风格变迁

         《书简阅中国》能够在豆瓣平台上取得高达9.4分的成绩,离不开纪录片在影像表达方式上的创见。相比该片导演在21世纪初的几部重要作品—《复活的军团》《大明宫》《圆明园》,此次的《书简阅中国》一改沧桑凝重的艺术格调,转向寻找与大众意识契合的 “轻盈感”。本片采用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式的叙事方式,省去了诸多用以渲染氛围的空镜头、长镜头,还结合动画和CG特效技术,构建了许多具有历史穿越感的奇观画面。近年来许多历史人文纪录片,如《我在故宫六百年》《故宫100》《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作品,也都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采用短、平、快的叙事方式,注重纪录片的科普性与教育性。

 

 

        (一)深入浅出的人文科普

        《书简阅中国》篇幅短小精悍,每集划分为五个彼此独立却又有着微妙联系的故事单元,每组人物的出场时间也仅在10分钟上下,叙事框架明朗清晰、节奏紧凑,几乎无一处废笔,这种独立单元式的叙事模式,迎合了观众在线上移动终端观看的需要。本片时长精简,但故事体量充盈,涉及许多大众不甚了解的历史细节和“冷知识”,这就要求叙事者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地对观众进行科普,将故事的历史背景、写信人身份、信件的具体内容交代清楚。

        《书简阅中国》传达知识的手段可谓独具匠心,它应用了大量妙趣横生、动感潮流的动画。例如在介绍秦朝的军功授爵制时,使用了经典RPG游戏超级马里奥的界面,并将游戏画面处理成颇具古风的水墨质感,以“战斗杀敌,通关升级”的游戏概念来诠解古代制度。纪录片对中国古代邮驿制度、边疆戍卒制度,以及许多历史大事件的介绍也结合了动漫元素。这种趣味浓厚的科普方式直接改写了传统历史人文纪录片“画面+解说词”的形式,充满“网感”,让晦涩难解的历史条目“动”起来,符合青年观众群体的观看偏好。 纪录片在每个故事小标题的编写上也别具一格,结合了歌名、网络用语,如卓文君的《当爱已成往事》、秦嘉的《小确幸》、王献之的《那时我们还年轻》。大众耳熟能详的流行语,消解了古人与今人间的隔膜疏离之感,标题与内容的恰到好处,又不至于削减历史事件的严肃性,历史与潮流的奇妙碰撞,道出了古往今来国人亘古不变的一份深情。

 

        (二)现代技术与古典意象淬炼

        《书简阅中国》以古典意蕴为本,以现代电视动画技术为辅,营造出了一幕幕构思精巧、意蕴深长的画面,将古代诗书典籍中的许多经典意象符号,与书信文化相联系,透过特效技术在视听感官上的冲击力,在画幅有限的荧屏上建立起“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 境界。

        纪录片每集的开头动画和尾声部分常常被观众所忽略,许多观众认为开篇动画无关正题,而结尾则是对正文千篇一律的复述。该片恰好在这两处难以突破的部分上别出心裁,配合特效技术,打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观感。纪录片开头动画分别选取了三种动物—驿马、鲤鱼、大雁,再结合我国传统折纸艺术、书法艺术,用黑白两色的极简手法,再现了诗中“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车,马,邮件都慢”的深邃意境。驿马颠簸、鲤鱼随波游去,鸿雁排成一行寄来远方愁绪,这些意象既有视觉影像的表意功能,更兼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每集尾声部分的微缩景观,以巨幅的信纸,笔走龙蛇、潇洒飘逸的墨迹,映衬着被特技缩小后穿梭于笔墨间的人物,处于不同时空的五位主人公,终将重逢于同一张信纸上。微缩景观颠覆了现实情境,让纪录片“信上人”的概念传达得更为深入灵动,也暗示了每集的几位人物有着内在的相似、相通之处,让观众在赏心悦目之余,拥有全方位、沉浸式的古典文化氛围体验。

        结语

        纪录片《书简阅中国》采用大众化、年轻化的叙事语态,辅以戏剧性极强的故事情节,让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宏大主题不再冰冷晦涩。它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解读方式,开启了书信主题与电视纪录片图文声像的深层共鸣,实现了作品在视听感官和深层内涵上的统一,是我国历史人文纪录片转型阶段的一次成功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