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究洞察>《融合与传播》
用媒体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半小时》涉农报道为例
时间:2021-11-30分享到:

文/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刘莹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在乡村振兴的推进实施过程中,媒体应紧紧围绕这二十个字做文章,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为乡村振兴服务。

 

 

 

        一、乡村振兴报道的关注重点

 

        (一)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

        广袤乡村不仅是广大农民生活、耕作的地方,更是产出农产品、养活所有人的地方。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国际粮食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形势下,确保粮食及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就是保证粮食安全的两个重要抓手。围绕这两个着力点,媒体可以做很多深入的报道。

        “藏粮于地”,就是要坚守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只有保护好耕地,才能谈得上农业现代化。 2021年春耕时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半小时》栏目聚焦耕地保护,接连推出《耕地里“长”出的别墅》《拆不掉的“大棚房”》等专题报道。反映了河南某地打着建设新农村名义,在宝贵的农田上大肆开发所谓的“别墅”“洋房”;曝光了山西、黑龙江等地假借建农业设施或农业园区之名,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建造“大棚房”,用于非农业建设的行为。通过媒体发声,助力当地解决一些经年累月下不了决心、处理不掉的老大难问题。也让更多的地方政府认识到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

        “藏粮于技”,则是需要凸显农业科技对现代化农业的支撑作用。在运用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效益和竞争力方面力度不够,曾是农业发展的“痛点”。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持、建设智慧农业、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中央在谋篇布局农村农业工作时的关键词。媒体需要时刻开启敏锐的雷达,捕捉最新、最先进的农业科技新动向,并通过生动的故事,把新鲜的资讯传递给大家,同时助力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经济半小时》栏目围绕农业科技推出大量有深度的专题报道。在广东,我们深入探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一手打造的无人农场;在山东,我们报道了浇水、施肥全部自动化的AI蔬菜大棚;在天津,我们发现养鱼和种菜可以在一个大棚里完成,“鱼菜共生大棚”是否可以成为循环农业的样板,一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

        在以往的专题报道中,农业科学家们研制的“果园侦察兵”“农业机器人”组团亮相。在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报道中,我们还关注到河北安国一位中草药种植户自己琢磨出的草药收割机,种植户作为“土专家”发明的机器好用又实惠,让研究所里的农机专家都赞叹不已。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确保粮食安全,种业翻身仗尤为关键。2020年隆冬时节,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规划蓝图擘画之际,《经济半小时》栏目围绕粮食安全展开特别报道,把目光投向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主粮种业研发的领军人物。已是鲐背之年的袁隆平院士接受了我们的专访,这是老人家生前最后一次接受媒体专访。当时杂交水稻双季稻亩产刚刚突破了1500公斤,袁隆平院士激动地表示,自己和团队的下一步目标是要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2000公斤,远期的目标是实现“禾下乘凉梦”。

        不论是“揭盖子”,还是传递新鲜资讯、讲述人物故事,围绕粮食安全这个乡村振兴的基础,媒体可以进行多维度的挖掘,为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服务。

 

        (二)聚焦乡村新人类、新业态、新财富

        当前在农村,尤其是 “三区三州”这种偏远地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当务之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批走在时代潮头的“乡村振兴者”。2020年,《经济半小时》栏目就开始聚焦乡村“新人类”的故事。他们不再走过去从农村到城市的路子,而是逆向而行,从城市回到农村,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四川阿坝州曾经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小金县藏族女孩何瑜娟之前在国外做导游,结婚后她和丈夫回到阿坝州。“闯荡”过世界的阿娟发现,家门口的四姑娘山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相比,景致毫不逊色。于是,她决定在家乡扎根创业。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她为当地农产品打开了销路。最近,她又张罗着把村子里的藏寨集体翻修成民宿,发展当地的旅游业。 我们还用镜头记录了陕北佳县的单亲妈妈小红、“95 后”的“云南小花”,她们没有留恋大城市的繁华,在家乡创出了一番新天地,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乡村振兴带头人。

        有了走在潮头的乡村振兴带头人,乡村里那些曾经被忽视的、沉睡已久的价值被逐渐发现,新业态变成了新财富。2021年开年至今,乡村旅游伴随着乡村振兴的脚步一次次出现在旅游市场的C位。④2021年8月2日,文旅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第一 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的公告》,再次预示着,国内乡村旅游正在步入发展快车道。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传统的“吃一吃、逛一逛、住一住” 已经很难满足游客们的诉求,如何给乡村旅游赋予更深层次的文化元素成为关键。我们也试图在报道中展示在这方面积极探索的案例。

        浙江松阳是华东地区传统村落最多、风格最丰富的县域。《中国国家地理》给它的评价是“最后的江南秘境”。不过,这里的古村落却一度面临差一点就要在地图上消失的命运。正是因为搭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一些有理想、有情怀的建筑师发现了这些宝贵的古建筑,对它们进行了保护性开发,让这里蜕变为中国农耕文明形态保留最完整、乡土文化传承最好的地区之一。如今这些古村落大放异彩,增强了当地百姓的文化自信,让游人在这里找到了乡愁的感觉。采访中,一位慕名而来的德国建筑师不禁感叹:“中国实践正在成为国际乡村发展充沛的经验来源。”

 

        (三)直击乡村治理短板

        在乡村振兴的推进过程中,曝问题、亮“红灯”,也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职责。最近两年,《经济半小时》栏目在广泛征求各方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曝光了一部分乡村治理的负面典型。当然,曝光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以理性、建设性为基调反映问题,为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了安徽、河南等地厕所改造的“怪事”。当地斥资数亿元进行的所谓“厕所改造”,只不过是赤裸裸的摆设。旧厕所拆了,新厕所又不好用。村民们没有地方可以如厕,造假的真相更是被捂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记者通过实地调查,揭开层层黑幕。节目播出后,安徽、河南两省迅速对所有的厕所改造进行自查整改。之后不久,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组织召开全国农村改厕问题整改推进视频会,对农村改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派出调研组赴各地检查落实情况。农业农村部一位副部长更表示,在抓好农村改厕问题整改的同时,要对农业农村领域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开展全面排查,看是否存在脱离地方实际问题、损害农民利益问题、浪费国家资财问题。“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再也不用因为厕所糟心了。

        在云南宣威的旧屋村里,《经济半小时》记者和村民同吃同住,追问了当地饮水工程“形同虚设”的真相;在黄河流域,记者驱车数千公里,记录了尾矿库肆意横流的污水、河道里随意倾倒的垃圾以及疯狂的乱采滥挖;在苏州阳澄湖区,记者发现了乡村里“野蛮生长”的农家乐正在肆意向水源保护地排放污水;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记者走山路一走就是一天,终于把“绿肺”哭泣的真相公之于众。就是这样一期期“用事实说话”的调查节目,在默默推进乡村治理补齐短板。

 

        (四)传递乡村人情冷暖

        乡村振兴,最需要唤醒的是流淌在乡村里成百上千年的淳朴、善良、励志。乡村里的人情冷暖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之灯”,媒体要做的就是发现希望之光、传递正能量的火种。每年暑期,《经济半小时》栏目都会关 注一个特殊的群体——乡村里那些家庭有特殊困难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2017年暑期,《经济半小时》记者来到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甘肃平凉。到那里采访之前,得知当地流传着“五苦”的教育精神:苦教、苦学、苦抓、苦供、苦帮。起初觉得大抵只是宣传口号,但走进层层叠叠的深山,聆听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是多么渴望通过上大学这个“跳板”让子孙后代走出大山、摆脱穷困。在庄浪县,一位单亲妈妈的一双儿女同时考上了重点大学,她却为孩子们开学的学费一夜之间愁白头,孩子们心疼体弱多病的母亲,悄悄去搬瓷砖、清猪粪,只要能赚到钱,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坚持自己筹集学费、生活费。在静宁县,一对孤儿姐弟在亲朋好友的资助下,先后考上了大学,姐弟俩毕业工作后怎么也放不下他们出生的偏远村庄,不论走得多远,总想着给家乡做点事,有了经济能力后,他们资助了村里的其他孩子。 这些农村里的孩子是乡村的未来,他们的成长、 教育,关系着乡村的价值。我们通过镜头记录的平凡故事,让人们看到了淳朴、善良、勇气和坚韧,这些宝贵精神正是乡村沃土赋予青年的能量。我们去记录并传播这些故事,就是希望能更多体现乡村的人文价值,有了这种向上的精气神,乡村振兴的道路将会一路光明。

 

        二、做好乡村振兴报道的有效路径

 

        (一)贴近乡土民情,贴近百姓关切

        不管是曾经的传统媒体时代,或是眼下火热的融媒体风口,“内容始终是媒体的核心价值,精品内容是受众追求的刚需”。乡村题材报道,受众大部分是农村人口,什么样的内容才是他们需要和感兴趣的呢?首先,乡村里的百姓往往文化水平有限,因此内容要更加贴近乡土民情,用乡里乡亲的家常话、身边事,掰开了、揉碎了来报道涉农政策方针、农业新科技。既要做到通俗易懂,又不能产生歧义和偏差。其次,千百年来一个个乡村凝结了厚重的乡土民情,在乡村振兴报道中,人文情怀不可或缺,这是乡村振兴的灵魂。用家常话讲新鲜事、传递正能量,是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在一片嘈杂的媒体环境下,必须发出的正确声音。

 

        (二)利用全媒体通道,形成面向农村的传播矩阵

        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网民数量突破2.5亿。手机的一头是鲜活的乡村图景,另一头是大众传播的无限内容”。融媒体时代,村里人接受信息的渠道也变得多种多样,过去单一的广播、电视已经不能实现对信息的即时、快速传播。“电视+广播+短视频+直播”多讯道传播,才能产生组合拳效果。这样,媒体才能更好地融入乡村振兴的内容生产中,不拘泥于传统的广播电视,可以跨界提升传播声量、实现破圈效应,从而挖掘好乡村这个新闻富矿。

 

        三、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与其他战略不同的地方,在于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农村,主力军是农民。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宣传、政策引导,这就需要媒体提高政治站位、创新传播内容、贴近乡土民情”,发挥好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实现农民主体的认同自觉,精准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回望党的百年征程、展现中国乡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意义深远。从“乡村改造”“乡村建设”“乡村改革”到“乡村振兴”,一路走来,党对乡村的谋篇布局可以说是循序发展、有机演进、逐步提升、浑然一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媒体只要与时俱进,就大有可为,不断地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