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榕江,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因为“村超 ”成为了中国乡村体育、特色文旅和经济振兴的“顶流”。108支草根球队,3000多名“白天劳动、晚上踢球”的村民,让这里的热度超过许多职业联赛。这不仅是贵州脱贫攻坚的鲜活样本,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板,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优秀样例。
放弃职业化套路,村超用“土到极致”和真诚、真实破局。村民自筹资金、自组球队,这种接地气的赛事风格,打破了传统体育赛事的高门槛,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成为赛事的主角。不被商业化裹挟,回归体育运动 的本质,倡导“全民参与、快乐足球”的“反套路”,是贵州村超 火爆出圈的核心密码。
村超的热度迅速建立起口碑并转化为经济效益。印着村超图案的“村超可乐”和“村超啤酒”风靡市场,也让游客现场沉浸式体验了一把赛事的火热氛围;蓝染苗绣联名礼盒,让深山非遗直通全国。品牌授权不是贴标,而是给乡土产品装上“价值引擎”。
政府只搭台、不唱戏,把舞台和话筒交给群众,不凸显但绝不缺席。20万条村民自拍短视频,让乡土文化闯入都市青年的手机屏和朋友圈。直播间里,牛瘪火锅与进球同屏。带动超10亿农产品销售额。
1600个摊位把赛场周边变美食街,牛瘪火锅日销过万;民宿绑定非遗体验 ,入住率超95%。村超用“足球+ ”,把游客的24小时变成消费链。带动了周边城镇协同发展,盘活了藏在大山里的激情,以及中国新时代新农民内心奔涌的力量。
乡村振兴从来不是悲情叙事,而是全民的热情参与、倾情付出并乐在其中。村民发自内心的微笑和欢呼,才是打动现场和屏幕前亿万观众最好的“标签”。